第(2/3)页 陈观楼了然一笑。 平江侯并非不通世情,相反,人情世故这一块他比谁都懂。也并非不懂圆滑世故! 而是,他现在的身份不仅仅是侯爷,更是统兵大元帅。他不能怕死,他手底下的人更不能怕死,必须树立起不怕死不畏难的精神。这事,必须由他带头来做,才能起到榜样的作用。 所以,才会坚持过堂,坚持走明路!当兵,就不要有各种小心思,凡事堂堂正正。这是他想要的兵,他也一直坚持打造这样的士兵! 他想保住几个武将的性命。 若是保不住,也不勉强。 他不能因小失大,不能为了几个武将的性命就坏了军队的风气和精神气。只有过堂,只有朝廷判决他们无罪,才是最令人信服的。 若是私下里搞小动作,下面的兵会误以为犯罪不可怕,只要有人保就行!越发无法无天,难以管束。 士兵都是去各地乡村招募来的,没见过世面,简单,纯粹,有心眼也不多。相当于一张白纸,能学好,但更容易学坏。 揣摩到平江侯的想法后,陈观楼心头了然。 他对大管家说道:“此事尽力而为。能保住性命,是事在人为。保不住性命,那就是命!抢劫官府,以我对皇帝的了解,恐怕死定了。” 皇帝疑心病那么重,今年干旱,各地各种小动静不少。总有一种草木皆兵的感觉。皇帝不趁机杀鸡儆猴,难道要留着过年吗? 大管家叹了一声,“世子也是这个意思。这事捅到京城,难办啊。世子还说,侯爷当初就在跟监军掰一掰腕子,在西北将事情处理干净,不应该捅到京城。” “侯爷不能杀了监军,事情迟早会捅到京城。与其被动,不如主动,也让皇帝知道侯爷的忠心耿耿!”陈观楼如此说道。 大管家愣了下,“你认为侯爷这么做没问题?”既要保人,却又将事情捅到京城,这完全是背道而驰。进了京,可就由不得自己,哪有那么容易保命。 “如果侯爷是想维持现状,不打算动一动,这么做当然没问题。” “就不能在西北处置?” “你以为这只是在跟监军掰腕子,殊不知这是在跟皇帝掰腕子。侯爷主动了,你猜皇帝要怎么出牌?直接杀了当然可以。可是砍头,也要讲究个方式方法。只要看皇帝的动静,就能知道皇帝如今的心思,究竟是坚决的打压侯府,亦或是留有余地。这一手用来试探皇帝态度,很不错!” 陈观楼这么一分析,大管家顿时恍然大悟。 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