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1/3)页 太和殿, 当得知久在深宫养病的元庆帝欲要再开早朝的消息,满朝文武无有不震惊者。 许久未曾列队的宣武门下,此刻是大臣们齐聚。彼此之间正对于近来战事激烈交谈着,只是对于元庆帝再启早朝之事讳莫如深,都是心照不宣的避开了这个话头。 待城门开,文武百官分两侧入内,直达太和殿之上。 当诸班大臣入殿以后,便见得大殿之上,元庆已然先到了,众人心里又是为之一震。 “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。” 元庆帝并未抬手,只是淡淡道:“众爱卿平身。” 再看到熟悉的文武百官,其中少有生疏的面孔,元庆帝便知晓,令他的二郎来做这个位子,实是正确的选择。虽然过程并不好,但眼下的结果还算不错。 而队列中,此刻站在前排的一个少年明显与周围人不搭,实在是显眼。 片刻之后,元庆帝收回了目光,与戴权示意。 戴权代替元庆帝,上前高声道:“如今大昌面临前所未有之难,北蛮来犯,已距京城不足二十里。只有京城中的子民万众一心,各位齐心勠力,才有可能渡过难关。” “今日,不论其他朝事。京师大都督岳凌,上前来吧。” 百官的目光再次汇集到岳凌身上,各怀心思。 岳凌早有准备,应声从队列中走出,而后走到群臣之首,与元庆帝行礼,“臣,见过陛下。” 元庆帝倒是想抬手免礼,只是身体用不上力,便微微点头,“不必多礼,近来京中对于应对北蛮之事颇有微词,但在朕读过你的奏折之后,以为你的谋划才是该走之路,便由你在这殿上与诸位一同说了吧。” 岳凌轻轻颔首,回转过身,面向群臣,深吸了口气,瓮声道:“如陛下所言,只有诸位勠力同心,才能克敌制胜。” “今日我所言有三件事。” “其一,封锁京城九门,背城而战。如无我的军令,任何人不得出城,否则视为北蛮同党,必发乱炮轰杀。” “其二,我军编制混乱,有京营精锐,有羽林军,兵马司,有各地千户所,更有征发的民夫,并不是所有人皆有着甲。故此,一切着甲士兵,必须奋战向前,挡在第一线。如见有后退者,旗官可当场斩杀,旗官后退者百户可斩杀,百户退者千户斩杀。一言蔽之,只有向前,没有后退。我们也退无可退,再退便是城中百姓了。” 闻言,武官听得热血沸腾,对岳凌是点头称赞,文官多是议论纷纷,以为岳凌的手段过于狠辣,当下场上嘈杂一片。 经元庆帝的授意,戴权挥动了几下净鞭,“肃静!” 百官缄口,就听元庆帝道:“一切如岳凌所言行事,不必罔议。” 既有元庆帝在岳凌背后支持,众人也不疑有他,只好应下,“臣等遵命。” 待百官俯首,岳凌又开口道:“其三,有赏有罚。将校立奇功者,升职三级,头功,升职二级,常功,升职一级,战死者,子孙袭升二级。士兵斩敌首,独斩赏银二十两,共斩,则为首分多,十五两……” 待岳凌说完了三项军政大事,元庆帝由心底升起了一股欣赏之意。 “如此才学,果然惊艳。” 然而只是一时早朝,他的精力已经有些许不济,还需尽快为这最后一朝,画上句号。 第(1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