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3/3)页 这种酒由菊花、糯米、酒曲酿制而成,被看作是祛灾祈福的“吉祥酒”,重阳节都会饮上一小盅,当做祈求长寿了。 入口并不腥辣,否则小姑娘们也喝不得,口感上是清凉甜美,菊花的清香和酒的醇香,使得香味更加悠远醇厚。 在初闻了香气之后,便有淡淡的清甜萦绕舌尖,这是菊花与糯米发酵产生的天然甜味,并没有添加糖的甜腻,正与清新的香气相得益彰。 岳凌喝着就如同饮料一样,但小姑娘们一杯下肚,脸上都是粉扑扑的,看上去更加娇俏动人了。 岳凌笑道:“只喝一点,不许贪杯。你们都还小呢,酒可不能多喝。” 甜味是小姑娘们所喜欢的,馋归馋,她们也不敢多喝,若是喝醉了,酒后失态,她们更是没脸面了。 装满菊花酒的珐琅自斟壶只摆在岳凌面前,他自斟自饮的多喝了几杯以解乏。 菊花酒倒是没很多顾虑了,也不会有鹿血酒那般狗血,只等着夜里睡个好觉。 宴过半酣,庭院间并无歌舞助兴,也无伶人唱戏,是岳凌以为在府衙吹吹打打实在不成体统。 缺了节目,那在宴会上的酒桌游戏就不能少了。 起初提议着行酒令,可几个小丫鬟脸上都有种茫然的可怜,她们哪对得出几句名句,若是顽乐起来,怕是要一直受罚了。 之后,就演变成了,众人期待着作诗。 作诗自是由薛宝钗和林黛玉两人来了,似是在岳凌面前斗法一般,两个小丫头的兴致还极高。 为二人取了笔墨纸砚,薛宝钗道:“方才是我是先说的话,这遭也是我先来作吧。我写的诗,是不如林妹妹的,放在前面当是抛砖引玉了。” 林黛玉嬉笑,“宝姐姐又是在捉弄我了,你哪是块砖,最差也是块金嘛。” 再看岳凌,林黛玉问道:“岳大哥说,今日吟诗以什么为题?” 岳凌想了想,再看向坛中盛开的菊花,笑着应道:“今日重阳,作诗自该以菊花为题。” 薛宝钗思忖片刻,落笔成诗,一气呵成。 “诗余戏笔不知狂,岂是丹青费较量。聚叶泼成千点墨,攒花染出几痕霜。淡浓神会风前影,跳脱秋生腕底香。莫认东篱闲采掇,粘屏聊以慰重阳。” 薛宝钗写,自是林黛玉在旁边点评,“‘费较量’三字是宝姐姐本意没想和我较量吗?” 林黛玉嘴边噙着笑意,望着薛宝钗粉面桃腮的脸颊也多了几分深意,薛宝钗却只是垂头不语。 林黛玉继续道:“‘腕底香’怎么看也是写宝姐姐自己,‘莫认东篱闲采掇’不要认为前者是东篱下可随意采摘的菊花,宝姐姐诗中的隐喻倒是不少呢。” (本章完) 第(3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