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页 “都怪你们,都怪你们偏要得罪那天魔星岳凌,降下大祸与我贾家,人人都沾了孽障,人人都不得好死!” 王夫人看得泪流满面,贾政更是没眼去看。 狱卒当然更不会留意这些事了,待毕恭毕敬的送走岳凌等人之后,便返回了牢房,将赦免的贾家后辈一个个带离牢狱。 “荣国府第四代孙贾兰。” 被唤到名字,贾兰挣扎着站起身,与娘亲李纨道:“母亲,你莫要担心。待明日我会在南城门路边等候,随娘亲一并向南走。” 李纨愕然问道:“你这是做什么?” 年龄还小的贾兰,却有他自己主意,又怕母亲担忧,解释道:“一来,我想多陪陪娘亲。二来,我如今布衣之身难入国子监求学,便只能南下路过沧州去‘清风书院’,还有江南等地试试看。” “而且定国公方才提点我说,要我不必专精于四书五经,需得博闻强识。我以为定国公是在告知我,读万卷书,不如行万里路。即便求学不成,游历四方,增长见识,不费笔耕,我坚信我将来也不会差在哪里。” 李纨又红了眼眶,道:“你年纪大了,有自己的见解,娘亲很是欣慰。往后需得照顾好自己,别鲁莽硬撑。” 贾兰随着狱卒走出牢门,回首不忘叮嘱娘亲,“娘,你才是照看好自己,千万养好身子,有朝一日孩儿会为娘亲脱去罪身的。” “好,娘亲等着。” 牢头见着母子离别,摇了摇头,满是感慨,紧接着又念道:“荣国府三代嫡孙贾宝玉。” 唤了一声,却没人应答,待开了牢房,才发觉他已经不醒人言了。 “这怎么还有个疯子?来人,一并扔出去!” …… 大理寺衙门前,人烟寥寥。 若不细心观察,便无法发现斜里的巷口还停着一顶小轿,掀开轿帘恰能看到大理寺门前的状况。 “姑娘,定国公出来了。在和宫里来的宦官相互推诿,还是让宦官架宫辇先行离去了。” 宝蟾与夏金桂传着话,一夜并未歇息好的夏金桂才悠悠转醒,抻了抻慵懒的腰身,打着哈欠道:“可有跟着走出什么人?” “有,应当是贾家的三个姑娘,上了定国公的车轿,定国公在轿侧骑马。” 夏金桂眉头一蹙,也赶来轿帘后,观察起远端的状况来。 宝蟾问道:“姑娘,贾家的姑娘能被定国公接走,整和你预料的不差分毫,那贾家的事是不是还有转机?” 夏金桂心中也无定数,摇摇头,“再等等。” 主仆二人聚精会神的盯着门前,功夫不负有心人,过了几刻钟,果然又有人走了出来。 她们二人混迹荣国府也有段时日了,自然能分辨出那几位分别是贾兰,贾环,贾琮,这些贾家的后辈子弟。 只是却唯独没看到贾宝玉。 “姑娘,这些贾家的后辈都出来了,怎得没见到宝二爷呢?不会因为他和琏二爷是嫡子,所以留在牢狱中一同受罚了吧?” 夏金桂微挑眉头,心底略有不甘,若真如宝蟾猜测,那这便是竹篮打水一场空了。 旧时她还在薛宝钗面前卖弄嘲讽,如今真是跌落到深渊里了,简直再没脸见人。 “姑娘,要我说还是算了吧。这荣国府已被抄家,便是你执意再履行这婚约,他们身上还能有多少油水可榨呢?而且,我以为他们有些灾星了,别为我们家招致不幸。” 夏金桂并不是个甘心失败的主,咬咬牙道:“再等等看。贾家虽然没了,但抄家的毕竟是王子腾,他王家一时半会儿不会有事的。若是他知道贾宝玉还活着,怎不会心生愧疚,关照一二?” “到时候,自然有油水可供我们榨。而且,那宝玉也不算个愚笨的,论模样也算上乘。这下贾府倾颓了,他无安身之处,将那婚书改一改,入赘我夏家也正合适不是?” “入赘?” 宝蟾嘴角抽了抽,以为自家姑娘是真的敢想。 荣国府虽然没了爵位,但宗祠还在,国公的名声还在,若当真是入赘了,得是多丢份儿的事。 不过这倒是变相抬高了夏家的地位,真有可行之处。 宝蟾便随着自家姑娘继续等,可等日上三竿,晌午艳阳高照,还依旧未见人影。 第(2/3)页